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购房意愿13年最低看楼市调控

发表于2012-03-22
央行20日公布的1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居民购房意愿14.1%,创13年同期最低值。调查结果同时显示,高收入居民(家庭月收入5万元以上)和特大城市居民 房地产的意愿更低,分别为13.7%和9.4%,后者更是低于2009年初的最低水平。
发表于2012-03-22
应当说,这种现象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基本相符的,正是居民购房意愿的持续下降,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清冷”,而房地产市场的“清冷”,也从另一个方面衬托出居民购房意愿的不强。
发表于2012-03-22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密不可分。但是,它决不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调控的目标,就是把刚性需求留在市场,把投机行为赶出市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调控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发表于2012-03-22
而从央行的此次调查中,已经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这种迹象。因为,高收入居民和特大城市居民购房意愿更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居民 和投机房地产的内在冲动已经受到一定遏制,这无疑为调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房价的稳定和下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表于2012-03-22
实难预测的是,此轮调控到底能否让房价回归到合理区间,并确保不再出现快速反弹现象,不仅是对调控政策的考验,也是对各级政府的考验。居民购房意愿下降,与其说是等待房价的下降,不如说是等待政府的作为。因为,决心大是一个方面,效果好才是检验决心是否有效的最高标准。
发表于2012-03-22
我想,居民购房意愿降至13年来的新低,会不会是此轮调控的重大转折点呢?要知道,总是依靠 手段来控制价格、控制市场,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即便能够把价格压下来、市场控制住,也是不可靠、难持久的。目前的限购政策,正处于这样的尴尬之中。能否退出、何时退出、怎样退出,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发表于2012-03-22
眼下,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的局面, 是开发商“资金链”紧绷、房价开始下降、保障房即将上市、高收入居民 与投机住房的内在冲动降低等积极因素,已经为调控政策的完善和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居民购房意愿降至13年最低,虽看起来是消极因素,但利用好了,也可以转化成积极因素。
发表于2012-03-22
如果能够择机而行,对调控政策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完善,用更多有利于长远利益、未来利益、全局利益的政策手段,取代目前的 手段,如房产税政策、物业税政策、遗产与赠予税政策等,可能会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也有利于房价的理性回归,有利于居民的理性购房。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