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摘要] 2017年7月,纽约爱乐乐团在北京亮马河畔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演出。今年10月22日,龙湖智慧服务作为“河道管家”正式入驻亮马河,而故事也翻至了河道与现代物业服务企业交融的新页码。
2017年7月,纽约爱乐乐团在北京亮马河畔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演出。
演出本身算不上轰动,不过,映着绿景的河面,近5000平方米景观草坪,与大师级交响乐演奏的相得益彰,却为围观人群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北京人也是自此重新认识了亮马河。
9个月前,在演出所在的启皓大厦河段,一场分工明确的“政企”合作共建试点正式启动,由政府主导,负责改善水质、提供空间,沿岸企业出资的亮马河改造新章拉开序幕。
“我们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单打独斗不如合作共赢。”
这次尝试赢得了积极的结果。数月后的启皓大厦河段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而启皓大厦不仅得到了可观的交互空间,也吸引到蜂拥而至的客户。很快,共建的理念得到了沿河燕莎、凯宾斯基、蓝色港湾等在内的超过20家企业支持,主动配合政府腾退岸线空间。
当时间推进到2020年,沿岸环境已然是全新的面貌,竣工后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不同功能区域内,呈现了数幅共享、有序以及生机盎然的景色。
这是一则属地、居民、水务部门和社会单位四方共治的新亮马河故事。今年10月22日,龙湖智慧服务作为“河道管家”正式入驻亮马河,而故事也翻至了河道与现代物业服务企业交融的新页码。
每天“3万步”的收获
如今,焕然一新的亮马河畔,展现出更高的魅力与吸引力,也留住了更多居民、路人的时光。
据龙湖智慧服务的数据,11月份,每天都有超过10万人次光顾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这个数据已然超越了颐和园、北京动物园在“十一黄金周”日均人流量的总和。
在这片共享、开放之地,午间是阳光与老人的静谧时光,晚间有炫彩与游人的嬉闹喧哗。而工作日的傍晚,亮马河畔则属于穿行的人流:下班归家的人潮、放学归家的孩童、奔赴商圈的男女,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不同区域中构成同样的画面。
10月底至11月初近两周的时间里,初入河道的龙湖智慧服务人每天也是在傍晚时分回到管理处。十余天中,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拉着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围着近5.5公里的河道转上两圈,“每天晚上一看,步数最少都有3、4万。”
在这些“河道管家”看来,“走圈”是一项前期的基本工作——如果连路两边的地标建筑、主要设备的位置都记不全,“基本也谈不上服务了”。
当然,这并非唯一目的,事实上,他们也在摸索河道治理的“门道”。作为全国第二个、北京首个物业公司参与管理、服务河道的案例,放在已将服务覆盖至13类领域的龙湖智慧服务,也是一次全新的场景尝试。
“相较于住宅项目的人工湖,河道管理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龙湖智慧服务亮马河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到具体项目上,河道自身及周边的情况千差万别,地域、季节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物业公司的服务如何在河道管理体现,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走圈似乎成为了能够“一举两得”的“笨办法”。可喜的是,这个“笨办法”很快被验证了有效性。
深秋的落叶是属于这个季节最独特的景致,但落在河面之上,腐烂的落叶长期累积、无人打捞,便会快速造成水体的污染。事实上,在进场之前,以落叶衍生出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居民、游人投诉最多的事项。
在数个“3万步”的沟通、学习后,“河道管家”们决定在现有北京市的相关管理标准基础上,再提高一个要求。例如,原本河面聚集落叶群落小于一平方米的标准,被他们缩小至0.5平方米;原本较少被关注的河畔落叶,也被加进了清扫范畴。
落在执行上,经过前期的研究,龙湖智慧服务将仅在起点、终点设置的浮漂,加设至河段的每一个关键位置;购置9米长的伸缩杆,使岸上工作人员在协助河面清洁时不留盲区;调整拉网清理周期,在人流高峰之前完成景致的精心打扮等等。
一系列细节的改善,得到了积极反馈。在龙湖智慧服务入驻以后的11月,12345投诉平台、社区网格等平台的合计投诉数量迅速下降至个位数,在此前数月里,这个数值每月一直保持在80-120宗。
看不到的“智慧”渗透
翻阅过往的篇章,承载着上千年记忆的亮马河,以特殊的地理位置流传出许许多多故事。
沿着东直门外蜿蜒向东的亮马河,古时被称之为“晾马河”。相传远来客商的马驮车队以及归来的皇差均会在河畔为马匹喂饮洗涮,洗完后的马匹就在河岸上风晾干鬃毛,“晾马河”的名字即是由此而来。
旧时远行之人进京前的歇脚之地,更是今天北京沟通国际的窗口——星罗棋布的各国使馆,分布其间的燕莎商圈和蓝色港湾等商区,承载诸多国际交往功能。在2019年,亮马河改造项目被提升至北京市重点工程的高度,成为首都的“金名片”,担任着城市新地标的角色。
作为这片水面的“智慧管家”,龙湖智慧服务既是亮马河“政企”共建成果的守护者,更要时刻擦拭这个对外展示的窗口,而这自然也包含了很多河道水面养护之外的工作。
据介绍,除合计80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铺装养护外,龙湖智慧服务还负责5座闸坝、13座曝气泵站、4座水循环泵站、18座调水泵站等水利设施(包括未交付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物业综合管理服务。
与看得到的服务相比,对于闸坝这些水利设施,“河道管家”所带来的更多是看不见的“智慧”渗透。
在河道之上,通过技术的嫁接,龙湖智慧服务已将亮马河中控系统接入自主研发的慧眼系统,中控室以外的管理人员在移动端,,也可以实时了解、决策河面上的各种情况;FM设备管理系统仅照明设备便接入超过7000个,将设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基础数据数字化传至线上;7*24全年无休的400集成指挥中心,保证每一则报事都将妥善解决。
这些科技的“智慧”源于过往20余年中,龙湖智慧服务的实际运营经验及业务场景的积累,据悉,这些自主研发的技术有着很强的普适性,并已在龙湖智慧服务诸多新业态、场景发挥着巨大作用。而这些看不到的“渗透”,在未来或将成为这位“智慧管家”进一步体现服务品质的跳板,输出更多“满意+惊喜”的服务。
多年以来,秉持“空间即服务”的战略,龙湖智慧服务的多业态布局已触及到13个领域,书写不同的温情故事。在亮马河的故事中,有着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也有着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合作的改造决心,龙湖智慧服有幸成为新篇章里的一个注脚,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在新故事中诠释着“善待你一生”的服务理念。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字